加强日常健康、旅居等信息填报工作
全体师生员工每日通过“掌上杏云”健康填报系统,详实填报健康、旅居信息情况。各部门加强监督管理,避免出现漏报、瞒报、误报等情况发生。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重点落实好开学前14天自我健康管理和监测,学校各单位要准确了解掌握师生员工14天的行程及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开学前14天内有出入境、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区(市)县旅居史的人员信息及处置情况。
开学时间
年学校秋季学期开学时间暂不调整。各部门、各学院按照学校既定开学时间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要求,师生返校安排如下:
教职工返校报到具体时间为:年8月26日。
研究生与本专科学生(级新生除外)返校报到分两个批次进行,具体时间为:
第一批次:川外学生年8月27日
第二批次:川内学生年8月28-29日
级研究生(中医规培研究生除外)与本专科学生到校报到分两个批次进行,具体时间为:
第一批次:川外学生年9月2日
第二批次:川内学生年9月4日
级中医规培研究生到校报到分两个批次进行,具体时间为:
第一批次:川外学生年8月23日
第二批次:川内学生年8月24日
师生返川返校要求
遵循“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的总体原则和师生返校时间安排,分类细化制定教职员工、学生返川返校方案,严防师生带病带风险返校,具体要求如下:
川内师生员工返校要求:
返校师生员工持各自返校日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其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由各所在部门、学院核查,并将所属人员个人核酸证明电子档存档备查,确保无一人遗漏,核查数据及时报学校防控办;入校时自觉配合保卫处查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并扫描场所码后入校。
暑期已在校师生员工由学校组织于8月24-25日在温江、十二桥两校区组织进行核酸检测(携带身份证和一卡通免费核酸检测),具体时间与相关安排另行通知。
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码、红码转为绿码后,持入校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所在部门、学院和个人须按四川省教育厅最新疫情防控规定共同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川外师生员工返川返校及新生报到要求:
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和新生,按照学校规定时间持入校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川)入校。到校后,学校在第一时间组织返校师生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相关安排另行通知),对核酸检测结果待出的师生进行妥善安置与管理,并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和沟通解释工作。
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的师生员工,须报告学校,由学校防控办会同温江区(温江校区属地)或金牛区(十二桥校区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进行综合评估,经同意后通知其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川)入校,到校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所在部门、学院和个人按四川省教育厅最新疫情防控规定共同做好健康管理。
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川返校。所在地风险解除后,须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川)入校,到校后第一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单位和个人按四川省教育厅最新疫情防控规定共同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近14天内有本土确诊病例报告但暂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未返校的暂缓返校;已返校的应立即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至离开疫情发生地14天为止。所在部门、学院和个人按四川省教育厅最新疫情防控规定共同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该类地区目前有:北京市海淀区、重庆市江津区。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及时更新并另行通知。
境外师生员工返校严格遵守外事部门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经批准入境后方可返校,入境后按疫情防控管理规定,落实“14+7”隔离管控及各项防控措施。
返校前一周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员工及时向学校报告,治愈后返校。
优化学生返校与新生报到流程,合理布局分区,避免人群聚集。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
加强人员流动管理及活动管理
教职员工开学前14天尽可能返蓉,返蓉后严格按照实时公布的《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人员社区分类管理措施一览表》中划分的风险等级和具体区域,执行对应的居家隔离、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社区管理等措施。
师生员工近期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流动,做到非必要不出境、不离川、不前往省内外中高风险地区,返校后非必要不出校。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区(市)县旅居史的,应主动报告社区,配合做好管控。
继续强化校园“一道门”管理。加强来访人员登记管理,进一步落实亮码(健康码)、扫码(场所码)、亮证(工作证/学生证或校园一卡通)、测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要求,体温正常且绿码者方可入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校。
严格控制各类聚集性活动和大型会议。原则上不举行线下50人及以上的大型群体性活动及会议,学校各类会议、培训、活动尽量采取线上方式。必须线下召开的会议,须形成疫情防控方案,按前期规定程序审批和备案,同时尽量压缩规模、控制人数,落实好核酸检测、扫码测温、佩戴口罩、通风消*等各项防控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和卫生管理
持续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向师生宣讲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和国家、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服从学校安排;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
对|陈茜琳马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