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
今天(7月16日)起正式入伏,
酷热难耐的三伏天来了!
最近这几天,
上海开启“火炉”模式,
幸好上午来了一场大雨,
降了降温。
未来一段时间,
极端高温天气是否还会持续?
三伏天有哪些养生禁忌?
一起随记者来了解吧↓
今日天气
受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
申城今天白天
阴到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东到东北风3~4级
雷雨时阵风7~9级
风向偏北
相对湿度95%~55%
早晨气温终于回落至“2”打头
全市普遍在27~29℃
预计今天最高气温在35℃
7月16日8时06分,
浦东气象台
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预计未来6小时内,
本区大部分街镇将发生雷电活动,
并伴有最大小时
雨强20-40mm的短时强降水,
请加强防范。
由于影响本区的雷暴已经明显减弱,
16日12时30分,
浦东气象台解除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天气趋势
受东北冷涡影响
副热带高压南落
一直至下周初申城的最高气温
将降至34~36℃
极端连续高温天气有所缓解
20日起随着副热带高压再度加强
又将迎来一段连续高温天气
但高温强度不及本轮
预计极端最高气温37~38℃
由于持续高温
大气中不稳定能量增加
午后易出现局地雷阵雨
并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
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其中17-19日受切变线影响
将有较明显的雷雨过程
雨量分布不均
三伏天如何养生
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
除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养生也可以关心起来了
身体祛湿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湿气,可以按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
睡前用藿香、佩兰等祛湿中药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也可以适当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
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薏米煮粥;荷叶、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
注意:绿豆性寒,脾胃虚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6个禁忌千万别犯
1.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并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分钟~30分钟。
2.忌冷风对着吹
空调冷风对着颈椎吹,易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有需要可以搭个披肩。
3.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建议:尽量不吃冷饮,越热越要喝温水;如果一定要吃冷饮,最好选在饭后1小时;吃冷饮后,生姜是最好的补救食材,可以喝一杯姜茶。
4.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时节因天气炎热,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的话,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午睡以15分钟~30分钟为宜,午睡后可以轻微活动,喝一杯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
5.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水果了事。吃不好,营养不够,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建议:
①果蔬不能少:多吃点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南瓜、豆类、土豆及芹菜等。
②来点汤开胃:菜汤、肉汤、鱼汤、蛋汤等,餐前少量饮用还能增加食欲。
③蛋白质一定要有: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
④谷物不可少: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而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6.忌直接冲冷水澡
炎热的夏季,不能用冷水洗澡。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一系列刺激反应,对心脏、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运动完后,最好先休息30分钟,待身上热量散发后,或用毛巾擦拭后再洗澡。
抓住冬病夏治好时机
三伏天“热养”有助温补阳气、温通经络、驱除体内寒邪的作用。患有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虚寒性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寒性关节痛等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贴敷、艾灸等,预防疾病在冬天发作。
1.多喝热茶
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而喝热茶或热水能促进汗腺分泌,更能解暑。需要注意,温度不应超过60℃。
2.吃点热食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生姜有助于温中散寒。此外,肉桂、茴香等温性调味料,夏季可稍微多放一点。羊肉、牛肉等热性的肉类,也可以温阳散寒,尤其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食用。有牙痛、上火、发烧等症状,或者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
3.洗热水澡
热水洗澡会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也可以用热毛巾擦脸擦身,帮助身体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
4.热水泡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促进新陈代谢。泡脚时适宜水温为42℃~45℃,以温暖舒适为宜。
5.做做艾灸
中医认为,“三伏天”施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施灸时适量出汗,体内的暑湿也随之排出。灸完后喝一些温热的薄荷叶水,身体会感到无比清爽。
6.适当出汗
夏天要“以汗制汗”,而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可以选择慢跑、太极、健走、游泳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建议早上或傍晚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气血。
责任编辑刘婉鑫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