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林洁医师呼吸天使
儿童清嗓与咳嗽(2)
由于清嗓子咳嗽的疾病很多,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涉及耳鼻咽喉科、呼吸、消化科及神经等多个学科,需要专业医师进行鉴别。
一
口咽部慢性炎症
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腺样体炎性增生肥大,慢性鼻窦炎等。由于解剖部位邻近,某一处炎症发生可能波及另一处,很可能多个部位同时并发慢性炎症。
口咽部慢性炎症的症状:慢性咽炎的患儿除清嗓外,可伴有咽部各种不适感,如微痛、微痒、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痰粘着感或梗阻感等,时轻时重。常作“吭、喀”声,需将分泌物排出,重者可发生刺激性咳嗽,或咳出少许黏液,容易恶心作呕;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症状加重。
二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既往称鼻后滴漏综合征是由上呼吸道结构中的鼻、鼻窦、腺样体、扁桃体等部位的疾病引发的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常以清嗓子样咳嗽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咳痰,以清晨或体位改变时明显,常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有咽后壁黏液附着感。
三
反流性疾病
咽喉反流是胃内容物逆行经食管到达咽、喉等部位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儿童慢性咳嗽患者中咽喉反流有很高的发病率,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伴频繁清嗓的重要原因。
儿童咽喉反流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与年龄密切相关,无特异性。学龄期患儿及青春期患儿咽喉反流主要表现类似成年患者,包括慢性咳嗽、清嗓、声音嘶哑、咽异感症、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临床上遇到疑似病例,可行24h食管pH监测是诊断咽喉反流的金标准。
四
支气管哮喘
儿童哮喘伴有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时除有咳嗽、喘息症状外可伴有清嗓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有文献报道,清嗓可能作为唯一的症状预示儿童咳嗽可能存在哮喘的可能。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发现部分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可出现咽喉部症状,最常见的是声音嘶哑,其次就是清嗓。
五
抽动障碍
是一种病因复杂不自主地、反复快速地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于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5~10岁儿童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抽动多表现为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症状常从头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颈肩部,最后波及躯干及四肢。其中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
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到儿科呼吸科就诊的患儿多表现为频频清嗓、干咳、吭声、咕声、嗤鼻声,此外还伴有眨眼、点头、咧嘴、耸肩等症状,上述症状在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多种多样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可触发或加剧此症状。这些应激因素包括:学校恐惧症,对成绩的认知性压力,以及身体上或性方面遭受的虐待。
抽动障碍尚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主要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相关伴随精神行为表现进行诊断。因此,详细的病史询问是正确诊断的前提,而体格检查包括精神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检查目的主要在于排除其他疾病。
六
心理因素
心因性清嗓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多见,日间明显,频频清嗓或伴有咳嗽,表现夸张,可呈雁鸣样高调的咳嗽,此症状在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常伴有焦虑症状。儿童心理因素所致清嗓咳嗽必须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如多发性抽动症,并且经过行为干预或心理治疗后清嗓咳嗽得到改善才能诊断。
总结
儿童频繁清嗓咳嗽病因复杂,常常几种病因同时存在,诊断及鉴别诊断相对困难,因此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此类患儿详细地询问病史是必须的,需了解症状特点、发作时相、伴随症状、诱发和缓解因素等。在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同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