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病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老师,你少说点话
TUhjnbcbe - 2023/5/14 8:48:00

今天端午节,先祝大家端午安康。

前阵子,王老撕身体出现了点状况。

喉咙干涩,吞咽如有异物,上课讲几分钟,就得“咳咳咳”清嗓子,不断喝水润喉,西瓜霜含了一颗接一颗。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这酸爽……

跟办公室老张讲症状,老张噗嗤一笑:“恭喜你,喜提教师职业病一项—慢性咽炎!”仗着自己是过来人,她还一字一顿。

曾经觉得职业病离自己还远,没想到来得猝不及防。

万一是急性呢?趁着端午放假,赶去看医生。医生拿着手电筒照了一番,一边在诊断书上写写画画,一边语气淡定地说:“慢性咽炎。干什么的?”

我答:“老师!”

“老师啊?这病一时半会儿好不了,少说话吧!”

呵呵,我气笑了,老师少说话?这不是砸饭碗吗?

这学期本来就短,网课效果又有目共睹。一开学,老师们就加入赶课大潮,一个学期的内容半个学期要讲完,课能少讲?话能少说?

尤其期末这段时间,老师恨不得变身话唠。

眼看着,期末考试进入倒计时模式,学生还悠哉悠哉,该玩儿玩,没一点紧张气氛。弄了半天,急的还是老师,忍不住又开始苦口婆心:

“同学们啊,今天已经24号了,数数还有几天考试?(说这话时,老师关切的眼神扫视到每一位同学)除去端午节,周六日,满打满算都没两周了!希望你们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复习啊!有些同学blablabla。”

学生正襟危坐,点头似捣蒜。不了解的人,一定以为他们要洗心革面,头悬梁锥刺股了!

呵呵,事实是:

你说马上要考试了,他心想:耶!还有不到两周,又要放假啦!

你说要抓紧时间啊,他说:要及时行乐,先玩了再说吧!

这不,上课听写,小涛错的比对的还多,告诉他下课更正三遍交上来。没想到,我前脚还没走到办公室,小涛就跟同学玩起了猫抓老鼠游戏,整个楼道里就数小涛声音大:来抓我呀,来抓我呀……

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一扭头,返回教室门口,把小涛抓到办公室:听写改完了?只见小涛头上满头大汗,低头吞吞吐吐,小声答:没—有—!瞬间,没控制住,大吼一声:没改完,还不去改?

瞧,嗓子就在这一秒嘶吼中破音了。赶紧回到办公室,拿起水杯,一口气灌下去一大杯胖大海。

在听写这件事上,老师和学生一般无法达到同频共振。老师无数遍的强调,往往换来的是学生左耳进,右耳出。

强调了七八九十遍“吟”是形声字,不要写成口加令,可总有学生,忍不住“画蛇添足”。“承”字没有一点,再交上来,重新写的和原来错的一模一样。“衔接”的衔,非得写成“街接”。

一听写,就强调先写名字。可每次交上来,总有几张无名氏。跑到教室问谁没写名字,还没一人承认,直到把所有有名字的同学念完,没写名字的同学才一脸无辜地站起来,好像在说:“我写了啊?”

额,老师太难了!这么多遍的重复叮嘱,效果才差强人意。老师少说话?画面难以想象!

事实上,何止是期末,每次开学,老师的嗓子就要历劫。

尽管开学前就告诉自己:保护好嗓子,保护好嗓子!小声说话,小声说话!可养了一个假期的嗓子,它一开学就废。

假期只要一对一或一对几,一开学一对四五十。若遇上个一年级,排队形,排座位,训练上课规矩,下课规矩,卫生要求,作业要求……一遍又一遍,嗓子不哑?才怪!

有人提议:不能戴个扩音器上课?可有人会说:老师,扩音器对孩子们听力不好,还是不要戴!

在办公室群,吐槽咽炎太折磨人。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们都有一肚子苦水。

李老师,跟我年龄差不多。有一次冬天,感冒咳嗽,扁桃体发炎。因为做班主任,请假不方便,带病坚持上课。结果,特么感冒好了,咽炎成了常客。

小慧老师,95后,当老师一年嗓子就不行了,总是嘶哑。原来,工作第一年,小慧老师给学生排练节目,因为是低年级学生,尤其在户外排练。每次没讲几分钟,队伍里就乱糟糟一片,没几分钟就得强调纪律。老师只能扯着嗓子嘶喊。没想到,节目表演完,小慧老师却得了咽炎。

于是,学校里常看到这样的画面:

老师一边喝着枸杞胖大海,一边紧锣密鼓地讲课。办公室里时不时传来“咳咳咳”清嗓子的声音。抽屉里,除了纸笔资料,还藏着各种西瓜霜,金嗓子,金银花,慢咽颗粒……

咽炎这病,虽不致命,被这病支配的恐惧却无以言表!老铁们,慢性咽炎,你有啥秘方没?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师,你少说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