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兔波氏杆菌病是一种呼吸道感传染病,这些防 [复制链接]

1#

文/专注水蛭

大家好,兔子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传染病,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兔波氏杆菌病的诊断跟防治。它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兔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传染病。本病特征表现慢性鼻炎、支气管肺炎和咽炎。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简称波氏杆菌,是一种细小的杆菌,革兰染色呈阴性,有周身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芽孢,多形态,由卵圆形至杆状,常呈两极着染;严格需氧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后,形成光滑、湿润、烟灰色、半透明、隆起的中等大菌落。

本病传播广泛,常呈地方性流行,一般以慢性经过为多见,急性败血性死亡较少。该菌常存在于兔上呼吸道黏膜上,在气候骤变的秋冬之交极易诱发本病。这主要是由于兔受到体内外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导致抵抗力下降,波氏杆菌得以侵入机体内引起发病。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带菌兔或病兔的鼻腔分泌物中大量带菌,常可污染饲料、饮水、笼舍和空气或随着咳嗽、喷嚏飞沫传染给健康兔。

可分为鼻炎型、支气管肺炎型和败型。其中以鼻炎型较为常见,常呈地方性流行,多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并发。多数病例鼻腔流出浆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症状时轻时重。支气管肺炎型多呈散发由于细菌侵害支气管或肺部,引起支气管肺炎。有时腔流出白色黏性脓性分泌物,病后期呼吸图难,常呈大坐式姿势,食欲不振,日渐消瘦而死。败血型即为细菌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不加治疗,很快死亡。

鼻炎型见鼻腔黏膜充血,有多量浆液或黏液。支气管肺炎见支气管黏膜充血,充满黏液,或含有泡沫黏液,也有些病例为稀脓液。肺有大小不一(大如鸽蛋、花生米,小如芝麻)的脓疱。脓疱的数量不等多者可占肺体积的90%以上,脓疱内积满黏稠、乳油样的乳白色脓汁,肺有部分气肿。有些病例,在肝脏和肾脏也形成如*豆至蚕豆大的脓疱。有时还会引起心包炎胸膜炎、胸腔脓肿等。脓疱内积满黏稠、乳白色乳油样脓液。在慢性病例中常引起鼻甲骨萎缩。

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初步确诊。但必须进行细菌学检查,找出病原才能最后确诊。

1、涂片检查:采取呼吸道分泌物或病变组织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能看到革兰阴性、小球杆菌;如用美蓝染色,镜检,可见多形态、两极染色的小杆菌。

2、血清学检查:可用平板凝集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等。如平板凝集试验,在洁净的玻片上,滴加1滴菌液(亿菌1毫升),再加1滴被检血清,充分混合,在20~25℃条件下作用2~5分钟,出现颗粒絮状物,液体清亮为阳性。

1、预防措施

(1)严格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兔场最好坚持自繁自养。对新引进的兔,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经细菌学与血清学检查为阴性者方可入群;搞好兔舍、笼具、垫料等的消*,及时清除舍内粪便、污物。平时消*可使用3%来苏尔1%~2%氢氧化钠液、1%-2%福尔马林液等。

(2)疫苗预防可用分离到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制成蜂胶或氢氧化铝灭活菌苗,进行预防注射,每只兔皮下注射1毫升,每年2次。也可用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苗或巴氏杆菌波氏杆菌兔病*性出血症三联苗。

2、发病后措施

本病较难治愈,重在预防。本病常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兔群一旦发病,必须查明原因,消除外界刺激因素,隔离感染兔,以控制病原传播。

处方1:卡那霉素,每只兔每次20~40毫克,肌内注射,单位,肌内注每天2;成庆大霉素,每只兔每次1万~2万射,每天2次;或四环素,每只兔每次1万~2万单位,肌内注射,每天2次(鼻炎型病例也可用氯霉素或链霉素滴鼻,每天2次,连用3天)。

处方2:杏仁、栝楼仁、白前、远志、防风、陈皮各15克,上6味药粉碎成细粉,混匀,每次2克,每天2次,温开水调开癯服。

处方3:鲜猪胆汁50毫升,地龙20克。将地龙研粉与猪胆汁混匀,烘干,研未,每次服3克,每天2次,温开水灌服。

处方4:鲜白杨树皮10克,鲜蛤蟆草10克,水煎成30毫升,每天1剂,分2次灌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