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材甘草 [复制链接]

1#
甘草,中药名。为豆科甘草属植物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主治脾虚倦怠,心虚悸动,咳嗽气喘,痈疽喉痹,药食中*,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等。

功能

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主治

1、主要用于脾虚倦怠,心虚悸动,咳嗽气喘,痈疽喉痹,药食中*,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等。

2、西医诊为慢性胃肠炎、胃痉挛、心律失常属于脾气虚弱证者,气管炎属于肺气虚弱证者,急性咽炎慢性咽炎、食物中*属于热*壅盛证者。

不良反应

1、甘草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给予中*时出现水钠潴留、浮肿、高血压、四肢无力、痉挛性麻木及低血钾症等症状。

2、预防的主要措施为应避免大量服用或长期用药,若必须大量久服时,为预防或减轻滞钠排钾及浮肿等副反应,可配适量的泽泻、茯苓等利水渗湿药,并低盐饮食。若在服用期间岀现浮肿、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减少用量或递减停用。若中*时,一般不需治疗,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或采取低糖、低盐、髙蛋白饮食及加服氯化钾等措施,其他可对症治疗。

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

(1)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

(2)恶远志;不宜与鹿茸同用。

2、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奎宁、阿托品、盐酸麻*碱等生物碱合用,可产生沉淀,减少药物的吸收.

(2)不宜与强心苷合用,可产生强心苷中*.

(3)不宜与排钾利尿药,可导致低钾血症.

(4)甘草的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以拮抗降糖药物的效应,不宜同用。

(5)不宜与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同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

(6)不宜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药合用,会加重激素的副作用。

(7)甘草中含有甘草次酸,易与降压药利血平发生反应,而降低药效。

(8)甘草对水合氯醛、*扁豆碱有对抗作用,不宜同用;甘草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引起血钾降低,与噻嗪类利尿药并用会加重引起低血钾和瘫痪的危险。

(9)可以抑制胰酶的活性使胰酶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降低,因此不宜合用。

3、饮食禁忌:忌猪肉、菘菜、海菜;反河豚。

注意事项

1、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

2、长期大量服用本品,可岀现浮肿、血压升高、钠潴留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痉挛麻木、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故不宜大量服用。3、各种水肿、肾病、高血压、低血钾,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均宜慎用。

临床应用

1、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运用张氏精索静脉曲张方(由*芪、生地*、*参茯苓、赤芍、丹参、菟丝子、白术、当归、桂枝、淫羊藿、枸杞子、炙甘草、柴胡组成)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增加配偶妊娠率。

2、治疗气血两虚之白细胞减少症:运用健脾养荣片(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精等)治疗气血两虚之白细胞减少症有效。

3、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药(炙庥*、炙甘草、苦杏仁、柴胡、炒*芩、炒枳壳、炒白芍、熟地*、补骨脂、细辛、炙*芪)结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效。

4、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四方胃片(乌贼骨、浙贝母、*连、川楝子、柿霜等)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舒肝和胃,制酸止痛的功效。

5、治疗慢性胃痛:口服健胃口服液(瓜蒌、半夏、柴胡、*连、白芍、郁金、蒲公英、甘草)治疗慢性胃痛有效。

6、此外,尚有用甘草洽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扩张型心肌病、慢性乙型肝炎、急性*疸型病*性肝炎、重度癌性疼痛、小儿过敏性紫癜、顽固性呃逆等报道。

相关配伍

1、甘草配人参:甘草长于益气生津,补脾宁心;人参善于补脾益气,安神益智。两药配伍,可增强补气生津,健脾养心的作用。适用于气虚脾弱的食少乏力,腹泻便溏等。

2、草配白芍:甘草甘平;白芍酸寒。两药配伍,取其甘酸化阴,以敛阴养血,使津血足而筋脉得养,达到缓急止痛的目的。适用于气血不和的腹痛、筋脉挛急等。

3、甘草配蒲公英:甘草甘平,长于清热解*,缓急止痛;蒲公英甘寒,善于清热解*,消痈散结。两药配伍,可增强清热解*的作用。适用于疮痈肿*,外伤疮口红肿,内服或外洗均有效。

4、甘草配附子:甘草甘平,药性和缓,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之功;附子辛热,纯阳燥烈,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之用。两药合用,具有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的作用。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下后,见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亡阳厥脱证。

5、甘草配生地*:甘草具有清热解*,缓急止痛之功;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能。两药合用,具有清热解*凉血之功。适用于心火移热于小肠所致溲赤涩痛等。

6、甘草配阿胶:甘草长于补益心气,益气通脉;阿胶善于补血滋阴,养血止血。两药配伍,共奏益气滋阴,养血复脉之功。适用于心气不足,心动悸,脉结代等。

7、甘草配桑叶:甘草甘润平和,具补益肺气,润肺止咳之用;桑叶甘寒益阴,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之功。两药配伍,可増强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干咳少痰等。

8、甘草配石膏:甘草甘润平和,具补益肺气,润肺止咳之用;石膏辛甘大寒,有清热泻火,止咳平喘之功。两药配伍,可增强凊热宣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邪热郁肺所致气急喘促,咳嗽痰稠,发热口渴等。

9、甘草配干姜:甘草甘润平和,具补益肺气,润肺止咳之用;干姜辛热燥烈,有温肺散寒,燥湿化痰之功。两药配伍,具有温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寒邪犯肺,内有伏饮所致咳嗽气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

10、甘草配半夏:甘草甘润平和,具补益肺气,润肺止咳之用;半夏辛温燥散,有燥湿化痰,散结消痞之功。两药配伍,具有燥湿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湿痰犯肺所致咳嗽痰多,色白成块,胸膈满闷,呕恶眩晕,苔腻脉滑等。

11、甘草配金银花:甘草具有清热解*,消肿利咽之功;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消痈散结之功。两药合用,增强了清热解*,消肿散痈的作用。适用于热*疮痈。

12、甘草配桔梗:甘草具有清热解*,消肿利咽之功;桔梗具有开宣肺气,宽胸利咽之能。两药合用,具有宣肺利咽的作用。适用于咽痛喉痹。

相关药品

炙甘草合剂、复方甘草片、脑乐静、清热灵颗粒。

相关方剂

炙甘草汤(《伤寒论》)、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药膳食疗

1、芍药甘草茶:

功效:缓急止痛。方中芍药具有镇静、镇痛和松弛平滑肌等作用:炙甘草能缓急止痛。本方主治腹部挛痛及脚腿挛急疼痛,如胃肠神经痛、胃炎消化性溃疡疼痛及腓肠肌痉挛等。

原材料:芍药10g,甘草5g。

做法:将上述两药研末,将研好的末放置于保温瓶中。以适量沸水冲泡。再加盖焖15分钟即可。

用法:服用时去渣代茶频饮。胃肠有实热积滞者忌用。

2、甘草绿豆煲米饭:

功效:生津止渴、清热解*、祛暑除烦。

原材料:生甘草30g,绿豆10g,大米g。

做法:把生甘草切片,绿豆大米淘洗干净。把大米、生甘草、绿豆同放锅内,像正常煲饭一样,加水煲熟即成。

用法:每日2次。早、晚当主食食用。

3、陈草蜜膏:

功效:补中益气、行气健脾可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原材料:陈皮、甘草各g,蜂蜜适量。

做法:用清水将陈皮、甘草洗净,再用适量水将其泡发。将药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大约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3次。然后合并煎液,再以文火煎熬浓缩成稠膏时,加入大约1倍的蜂蜜,熬至滚开后停火,放在一边,等待其自然凉后装瓶备用即可。

用法:每日2次,每次1汤匙。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