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颠疯图猫的哲学观
几只猫在餐桌上兴高采烈地吃着飘着清香的美味大餐,主人今天为猫准备了全鱼宴。其中一只猫离开了桌子。它找到了一个鼠洞,静静地守候在洞口,用双耳仔细辨别着洞里的声音。正吃东西的猫对这只不入时的猫十分不解,议论纷纷。有的说:“现在生活好了,有鱼吃,还去抓老鼠干什么?”有的说:“这只猫太爱出风头了,什么时代了,还去抓老鼠,这不是闲得慌?”这只守在洞口的猫好像对伙伴们的议论漠不关心。它将全部的心思用在寻找老鼠上,全然没听到大家在议论什么。猫的观点,是对猫类生活条件变化的反映,体现了客观决定主观的道理。著名的哲学大师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富猫之所以会产生不用抓老鼠的观点,就是在于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猫的角色已经有所改变,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按生活常规,猫就是应抓老鼠的。我们的总设计师曾提出过著名的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猫由单纯抓老鼠消灭鼠害的角色,转化为人们的宠物,现在家家住着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对老鼠来说不是最宜居家园,它们很少在家里出没,城市居民养猫,不是为了防鼠。现在不少家庭,成员,工作各奔东西,生活压力很大,养个猫对自己是个伴。爱猫养猫的理由如下:猫干净,经常自己洗自己的脸蛋,猫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少有声响。猫漂亮,非虎,但有虎相,对主人温顺谦恭。在主人的怀里像熟睡的婴儿。更有聪明的还会和着优雅的节拍,跳着和谐的猫舞。更让主人高兴的是对主人的指令心领神会。这时的猫像个听话的孩子。长期的生活,让猫们懂得了,能让主人喜欢就是硬道理。是不是能抓老鼠,不是主人对猫的评价标准。在这些猫看来,有了这样优裕的生活,还去抓老鼠,是猫族另类。这样的猫是社会的底层,看不清形势,是不会讨主子欢心的。猫族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猫的命运是和主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富猫是猫中的贵族。它们生在富家,有条件养尊处优。大部分的猫没有这样的好条件,它们生在穷家,只能过低档次的生活。在主人穷困的生活影响下,它们没有多少现成的鱼可吃,若肚子饿,只好找自己的冤家——老鼠开荤。抓老鼠对它们来说与其说是快乐,不如说是无奈。在穷人家里,只有逼着老鼠无路可走,自己才有出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是穷猫的哲学观。当然也有部分富家猫,它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看见老鼠仍会眼热。也许它觉得在主人家里,不能任由老鼠横行,不去抓老鼠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是违背猫德的。它们抓老鼠,既是本能的需要,也是良知的召唤。吃着主人的食,就要为主人做点事。或许它觉得吃着端来的鱼属于不劳而获,饭来张口。这种单纯享受型的生活,不能给它带来快乐。它在同老鼠的周旋中,体味着生活的快乐。战胜老鼠是智慧的较量、力量的展现、技巧的运用。猫在看见老鼠时,并非像狼对猎物一样,一口断喉,而是先戏耍一番,享受着捕猎过程的快乐。然后才享用口腹之福。在劳动中享受快乐,也许是富家抓老鼠猫独特的生活哲学。这些猫更有智慧,更有个性,有上进心,有自立能力,不贪图享乐。它们将自己置身于生活中,在劳动中体验着生活的幸福。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穷家猫会渐渐转化为富家猫。富家的贵族猫是生活的享受者。也许它们更能得到主人的赏识。但学习它们,只会多些溜须拍马、阿谀逢迎、圆滑世故、好吃懒作之徒。富家猫中的捕鼠族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它们富而不忘本,贵而不失真,饱而不忘其职,乐而不忘其忧。这样的人多起来,社会才能进步,未来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