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白癜风优惠我国兔肉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一、兔肉生产与加工现状
l.中国兔肉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当今世界有100多个国家从事养兔生产,全世界兔肉总产量200万吨左右,亚洲、西欧和东欧是兔肉生产重点地区,中国是世界兔肉生产大国,1999年生产兔肉40.9万吨,几乎占世界兔肉总产量的20%。山东、四川、河北、江苏、山西、浙江等省是兔肉重点产区。
2.年人均兔肉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线
世界1999年人均兔肉占有量为300克,中国为320克,第一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兔肉出口量仍居世界前茅
1957年我国冻兔肉开始出口,80年代前期为鼎盛期,年平均出口3万吨以上,1979年创最高出口纪录达435万吨,1999年兔肉出口1.6583万吨,比1998年增加10.6%。
我国兔肉出口尚未恢复到最高年份的水平,其原因是:国际金融风波的影响;欧盟对我国兔肉出口实行重新注册;兔肉质量差(农药、药物、重金属残留超标);国际市场对兔肉需求发生了变化,冻兔肉受冷遇,而冷却兔肉(冰鲜兔肉)受青睐;由于东欧国家依靠地理优势,将冰鲜兔肉用飞机速运,抢占市场,对我国冻兔肉出口带来了冲击,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4.兔肉产品开发和深加工已经起步
我国兔肉主要以活兔鲜销和冻兔肉出口为主,兔肉加工以传统中式产品为主,四川、山东、江苏、河南、河北、浙江、山西等有小型兔肉加工厂20多家,市场上已见到的兔肉产品有:
冷冻制品:冻全兔、分割冻兔肉(带骨与不带骨)、冷却兔肉;
腌腊制品:腊兔肉、板兔、腊兔腿、缠丝兔;
酱卤制品:五香兔肉、麻辣兔肉、酱兔肉、红焖兔肉、红烧兔肉、扒兔,还有江苏金星獭兔良种场的燠兔肉,很有特色;
熏烤制品:烤全兔、烤仔兔、烤兔腿、熏兔、五香酥王兔;
烘干制品:兔肉松(长绒兔肉松、油酥兔肉松)、兔肉干、兔肉脯;
肠类制品:兔肉香肠、兔肉灌肠;
其他:兔肉水饺。
二、主要问题
1.认识上的问题
有些领导和有关人士对“小兔子、大产业”的认识不足,对养兔和兔肉加工不重视,在*策、组织、宣传、资金、人力和技术等方面扶持力度不够。
在市场消费上重出口,轻内销,使兔肉及其制品尚未成为大众食品而进入千家万户,国内市场开发不够。
在生产经营上是重养殖、轻加工,尚未培养出一套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的经验。
2.肉类结构不尽合理
1999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5935.7万吨,占全球肉类总产量的26.33%,其中猪肉3985.8万吨、牛肉500.4万吨、羊肉231.8万吨、禽肉1159.2万吨,分别占肉类总产量的67.15%、8.43%、3.91%和19.5%。而兔肉产量40.9万吨尚不到肉类总产量的0.l%。肉类年人均占有量为46.8公斤,而兔肉年均占有量仅为320克,尚不到年人均占有量的0.1%。从以上一系列数据看出,兔肉的消费水平太低,兔肉在肉类产品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太小,这与我国是世界兔肉生产、出口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与我国是世界肉类生产、消费大国不相适应。
3.兔肉产品开发、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水平低
在国内市场很少见到兔肉及其制品,产量小,花色品种少,现有的兔产品企业大多为作坊式经营,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设备简陋,卫生状况差,质量不稳定。
三、对世纪兔肉产品加工将有一个大发展
1.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购买力的增加是为我国未来兔肉需求长期增长的基本动因。
我国有12.5亿人口,预计到2010年为14亿,为兔肉的消费提供了新的空间,如果按2010年14亿人口,年人均消费1公斤兔肉计算,相当于140万吨,兔肉比现在的产量40.9万吨增加3.5倍,需要肉兔14亿只,达到一人一兔,这是兔肉产品需求新的增长点。因此,兔肉及其制品的市场潜力在中国,中国将成为世界兔肉消费最大的市场。兔肉销售要“立足内销,欢迎外销”的经营方针。
2.加入WTO有利于养兔和肉产品加工的发展
中国入世,预示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接轨和开放,我国有资源优势、气候环境优势、廉价劳力优势,综合这些优势,我国养兔成本低、价格便宜,这是任何国家不能与我国相比的绝对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近年来世界上流行一些特殊的畜禽疾病,广大消费者迫切需要增加兔肉等无公害的肉食品的供应。同时入世后,关税大幅度降低,有利于兔肉出口,使我国的兔产品进人国际市场更方便。所以,人世后对我国的养兔及其加工制品来讲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将带来新的机遇。
3.兔肉是最理想的肉类功能食品
俗话说“飞禽莫如鸽,走兽莫如兔”。《本草纲目》记载:兔肉性寒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凉血解热*、利大肠之功效。宋朝苏东坡赋诗赞誉“兔肉处处有之,为食品之上味”。现代科学证明:兔肉是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即“三高三低”的营养保健食品。国外视兔肉为理想的营养保健、益智益寿、防病美容的滋补食品,堪称肉中之王,是预防高血压、肥胖症、动脉硬化等现代文明病最为理想的食品。随着人民生活向小康过渡和认识的提高,兔肉将成为我国人民21世纪的时尚消费、强壮中华民族的肉制食品。要多宣传兔肉的营养特性,引导消费。
综上所述,由于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加入WTO带来新的机遇以及兔肉的营养特点,决定了养兔和兔肉加工业会有一个大发展。
四、21世纪兔肉加工发展趋势
1.必须走养殖、加工、产业化道路
形成产林、销、科工贸一体化体系,建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提高兔业整体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及经济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立足商品兔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提供优质原料。商品兔多,兔皮兔肉多,收人亦高。江苏太仓市金星獭兔良种场自办兔肉加工厂,其生产的“太仓兔肉”软罐头产品进入超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将兔肉就地加工就地消化,兔皮组织外销,获良好的经济效益,是集饲料种植、獭兔养殖、良种繁育和推广、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典范,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兔业生产,社会效益显著。
2.开发绿色兔肉制品,向营养、保健、安全卫生、休闲方便方向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21世纪对兔肉的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同时表现在内在质量上,要求兔肉产品无农药、无药物残留,安全,优质,营养,这就是绿色兔肉产品的概念。绿色食品在市场上价格比普通产品高30%。食品安全性和高品质,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消费主流,成为ZI世纪消费的热点,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
3.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兔肉加工业
引进适用高新技术(发酵工程、酶工程、超高压技术、微波杀菌技术)和机械设备在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大做文章,提高附加值,创名牌产品。
4.冷却兔肉是兔肉消费的方向
冷却肉吸收了“热鲜肉”和“冷冻肉”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陷。冷却肉新鲜、肉嫩、味美、营养、卫生、安全,大中城市逐年扩大市场份额,国外市场80%是冷却肉,被认为是科学、高品质的生鲜肉。冷却肉是今后国内消费的主流和必然发展的趋势。
5.传统兔肉制品走向现代化
中式兔肉制品的发展将是把传统技艺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将作坊生产改为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改进工艺,增加花色品种,提高质量,实行现代化包装,延长保质期。在发展中式兔肉制品的同时,积极开发西式兔肉制品和低温兔肉制品,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对兔肉制品的需要。